少年留学生-留学吧少年

好好学习网 42 1

本文目录一览:

英国小留学生怎么去的?什么人的孩子从小就可以去英国留学?

英国小留学生问题最近牵动了国人的心,有的人认为这么小的孩子,快点回国离开采取群体免疫的英国吧,有的人认为,还是待在英国,不要回来传染给我们,不管大家什么意见,有很多人好奇,怎么会有1.5万小留学生在英国,都是什么样的人把这么小的孩子送到英国留学?

留英学生人数众多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根据《中国留学市场2019年盘点与2020年展望》,2019年中国赴美留学人数最多,一年留学签人数为9.9万,其次是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据美国《门户开放报告》显示,2018-2019学年中国学生数量达到369548人,占国际生总数的33.7%,而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仅2018年,中国学生注册就读英国硕士就达到66225人,应该说,最近几年出国留学人数激增,和我们传统思维里出国人数很少的观念相差很大。

留英小学生今年来人数增长很快

近年来,留学低龄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在以前一提起留学,一般都是指上大学或者读研读博,从高中去国外读书的都是少数,更别说是小学生留学了。最近几年,留学生年龄层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教育体系的压力,导致一部分孩子在国内很难升入较好的中学,进而获得较好的教育,迫使家长“另辟蹊径”,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家长认为从小接受西方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孩子的发展。这里我不对这些家长的做法做出任何评价,只是说出小留学生人数激增的种种可能。

哪些家庭会送孩子去英国留学

毫无疑问,能够送孩子去国外留学的家庭,收入条件都不错,特别是去英国留学,在所有留学的国家里,英国的留学费用是最高的,大概一年要30万人民币左右,当然,小留学生无法生活在校园内,很可能会寄宿在英国本地家庭里,这也是一笔不菲的费用。而且,相比于读本科或者读硕士,读小学就意味着整个留学生涯会很长,累计的费用将十分昂贵。因此,我认为能送孩子去英国留学的,一定是家庭收入很好的一类人,即有钱人。

其实很讨厌中国这个群体,他们父母赚大陆人钱,去外国缴税消费,更主要的是送孩子去西方学习没意义,除了接受西方普世价值观和英语,其它在没什么了,西方的教育是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有钱可以去如何最好的私立学校,没钱只能读公立学校,就像中国的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中国就不一样了,是应试教育,你必须努力学习,考好成绩才能进入重点高中学习,和钱没关系,这个也是比较公平的,照顾了大多数穷人家孩子,中国这个群体出国留学主要也是这个原因,在国内考不上重点高中,只好用钱去国外读重点高中。

我是数学李老师,来说说我的看法。

关于英国留学生

近日,国外疫情形势严峻,一则新闻引起了我们的注意。由于欧洲疫情严重,1.5万小留学生滞留在英国,他们年龄从10岁到17岁不等,平均年龄14岁。多名留学生家长联名申请祖国包机将小留学生接回国。

也是从这条消息中,我们才了解到,在英国有22万中国留学生,其中有1.5万小留学生。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有疑问,为什么这么小的孩子要去英国留学,他们是怎么去的?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英国留学费用

学费、住宿费、水电气、交通费、电话费、宽带费、饮食费、课本及学习用品费用等。

参考下表,所有费用加起来留学一年将花费34327英镑,折合人民币大概为30万人民币。

在英国留学,一年就要花费30万左右,可见这不是普通家庭可以做到的,最起码得是中产家庭才可以做到。

为什么去英国留学?

既然一年留学费用这么高,为什么还要如此多人要送孩子去英国留学呢?而且为什么年龄还那么小就要送出国,而偏偏又是英国呢?

据了解,原来是英国的十年永居政策:在英国居住满十年即可申请永居。具体条件参考如下:

申请人在英国连续合法居住10年;10年中离境英国总天数不超过540天,单次离开时间不超过180天;申请人没有违法或犯罪记录;满足英语语言考试要求。

而假设学生在初中就选择在英国留学,大概是12岁开始,然后初中加高中5年,大学本科3年,研究生2年。那么22岁研究生毕业后就可以达到10年要求,申请永久居住了。

我认为孩子很小就被送到国外,对孩子的身心 健康 发展都有影响,且原生家庭的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外国的月亮不比我们的国家圆,我们的祖国现在日益强大,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也越来越强,在自己的国家成长才是更好的!

让小孩到英国读小学,你肯定是有钱人。首先你的钱是赚中国其他人的剩余劳动。其次,小学、初中教育是培养为国家服务人的教育。你孩子在英国受教育就是培养为英国服务的。结果是你把中国的钱去培养为英国服务、为英国卖命的人!除了这个就没有人叫汉奸了。

出国留学,据我所知,一年三万欧元在英德这样的国家差不多可以拿下来,那么根据这个数字,反推家庭收入,一年至少要收入50万以上,假设只有一个人挣钱,月薪至少需要40000+,才可以支撑得起一个小留学生。

年薪50万,即便是北上广深,大概也没有太多人能达到这个收入,不过以我们的人口基数,这个收入的人也不少,所以光是去留英的小留学生,就有小两万,还有成年留学生二十多万。

所以我得出的结论是,我家孩子去不起,然后,去得起的对我来说都很有钱,难怪某个小留学生的母亲理直气壮的说“你们就是仇富”,当我推算出上面的数字时,说实话我真有点仇富,不过这就是人生,仇富不带来任何收益,还是免了吧。

至于他们是怎么去的,那就更简单了,根据收入与信息成正比的一般规律,收入越高,信息渠道和来源就越多,越准确,他们自然有我们不知道的方法,或者我们知道了也用不起的方法。

要不然怎么会有人想出办法,通过小留学生入外籍,然后高考申请国内顶级大学,以留学生的身份免试入学,还能一年拿到十几几十万的国家补贴,若是继续读研读博,稍微省省,光是补贴都能在北上广买房了吧?

所以,如果你想过更精彩的人生,就得努力挣钱,有了钱,你的人生自然精彩!

最后说一句,不推荐送自己未成年的孩子出国读书,如果你也想移民不做中国人了请随便。

恕我直言,如果不是这次境外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如此猛烈,担心造成我们这边输入性疫情发生,我确实不怎么关心国外的疫情;我们国内的事情都还关心不过来呢,谁有那份闲情逸致。

最近吵得沸沸扬扬的一位留学英国小学生的妈妈,提出让政府包机接英国留学的小学生回国的事情,已经得到了中国驻英国大使的回应,我相信应该很快就会有眉目的:

确实,可怜天下父母心,尤其是我们中国的父母,因为把自己曾经有过的梦想,都转变成对孩子的希望,造成做父母的活得累,孩子也过得累。

坊间有朋友说,现在的孩子,竞争已经从娘胎里就开始了!你看看书市、书店里,是不是有胎教音乐一类的东西?看来我朋友说得还真是有根有据。

据了解,许多国家为了吸引中国留学生,确实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尤其是英国,听说还是留学学费相对比较低的国家,

在英国的寄宿制小学读书,一年费用大概在20万元到30万元(人民币)。这个费用可能对于国外来说并不高,但对于我们国内的小学费用来说,那就近乎天价了!因为我们的小学生是免费的义务教育。

我身边把小学生孩子送到英国留学的,目前确实还没有,但把孩子送到英国高中留学的,我见过。

按我了解,把孩子送去英国读小学、中学的,应该是那些经商有成,经济相对富裕一些的家庭,或者是公司高管,尤其是外资公司的高管居多;也有经济条件中上,但孩子国内学习情况很一般,父母期望却比较高的家庭。

不过,是哪些家庭出于怎样的考虑把孩子送到英国去读书,我们并不关心,也不是该我们关心的事情。

现在英国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确实已经很严重了,希望这些留学英国的小学生能够平安度过这次危机。

真是不离开家不知道家的好,不出国不知道国家的好啊!这些小留学生这次真遭罪了!

有钱,有关系的人能去。特别是这样的少年儿童,送出去的家庭有几个不是为了将来既享受国内的上层圈子的经济利益,同时享受国外的高福利。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小孩绝对说不上有多爱国,也说不上能给国家带来什么帮助。这样的洋孩子,从来没有接受过我们的 历史 文化和美好传统,有的只是效忠于外国的理念。他们实际上已不是中国人,也不是华人,也不是华裔,是彻底的黄皮肤的洋人。所以首要的就是,请保护好国内的儿童。

英国有很多中国的小留学生,他们是怎么去的呢?大家很好奇,我来说一下。

由于国内学习竞争压力的增大,很多有钱人家的家长想要孩子,减轻学习负担,以及去西方,开阔眼界,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取得同等的学历,那么出国无非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而英国又是中国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之一,所以很多家长会选择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去英国读书。

那么这些孩子去英国读书,生活起居怎么办呢?它们会寄居在一些老人的家庭里,但是也是需要给他们相应的费用的。总共下来一个家庭,对孩子在国外留学的费用是二三十万左右。这是一般家庭难以接受和承受的,所以能去国外读书的孩子,家庭条件都是非常优越的。

中国有句古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而很多人崇洋媚外,认为西方国家的教育质量好,把孩子送到国外,现在遇到了疫情,没有人替他们考虑,还是寻求中国共产党的帮助。现在才知道,只有自己国家才会把你当作珍宝对待。

是金子到哪儿都会发光的,所以不要一致认为,国外的教育好,只是国外跟国内的教育方式不一样,对于同等学力的学生来说,我认为国外的学生是比不上中国的学生的。国外的教学方式大多是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耍当中学习。所以他们的理念跟国内的理念不同。

在中国同样可以学到好的知识,你若聪明同样可以在玩耍当中学习,在玩耍当中进步。我们普通人的家庭还是比较多的,就让孩子安心的在家接受国内的教育,将来同样可以在 社会 上发光发热。同样可以寻找自己的一片舞台。

中国在英国的小留学生多达1.5万人,他们的平均年龄14岁。这几天因为国外疫情特别严重,有的父母想着孩子远在异国他乡,特别着急,曾经166个家庭一起提出让政府包机接孩子回来。

这样庞大数量的孩子,不是说接就能接回来的,于是网上有了很多反对的声音,听着这些反对的声音,有的人就坐不住了,觉得我们是在嫉妒他。嫉妒他能够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我想说我历来的观点就是有什么样的钱过什么样的日子,不与人攀比,不与人计较,但是一定要让孩子爱国。

他们为什么会把孩子送出国呢?我想这个中理由大家都心知肚明,我想绝大部分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离开自己太远。我记得我孩子上初中时说要去南充读,南充到我们家也就40分钟车程。我都没有同意,上高中时才勉强把孩子送到外面去读书。我想我们真的没有他们有远见,让我把孩子送到那么遥远的地方,我是真心舍不得。 孩子到外面读书真的就那么好吗?孩子从小就离开了父母,就像我们这里的孩子,父母离开了他们,成了留守儿童。尽管小留学生没有物质上的忧虑,但是会不会有精神上的缺失呢?长期得不到爸爸妈妈的关爱,不能经常与爸爸妈妈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他们会不会变得性格孤僻?会不会真的完全被欧洲化?部分人会不会变得没有亲情?我想这些都未可知。

但是有一点我是可以肯定的,这些孩子对祖国的了解知之甚少。对祖国灿烂文化的了解仅限于纸质上,甚至有可能连祖国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一个不爱国的父母教不出爱国的孩子,一个不爱国的孩子长大后怎么可能报效祖国?

能够把孩子送出国的人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也必须有割舍亲情的勇气,还必须有能忍受骨肉分离的耐性。我想大多数中国人都很难做到的吧!

我身边正好有这样的孩子,我来说说吧。

1、对于他们是怎么去的呢?

大部分人都是看身边朋友的孩子有在国外念书的,觉得不错,然后就找到了留学中介,给孩子办理了留学手续,并送出国的。

2、家里比较有钱但学习并不顶尖的

我的一个客户虽然是工薪阶层,但是家里有6套房子,而且位置都很好,在省城基本上每套都价值几百万,总资产加起来有1千多万,而家里呢就只有这一个孩子。

他的孩子呢,小的时候学习成绩还好,但是到了初中除了英语,其他一般吧。如果想考上一个好高中,难度很大,如果去不了这些高中呢,考大学也是个问题了。

他父母,还有爷爷奶奶等都是国内211名校毕业,但是以孩子的情况根本不行。父母觉得孩子上不了名校,太丢人了,在亲戚朋友面前也抬不起头来。

父母根据中介的介绍呢,在英国上高中,并且考大学或者走针对中国留学生的绿色通道,能考上的学校呢是可以排在世界前200名的学校,也算是名校了。明显比在国内上的学校高一个档次,也能满足他们家的需求。

3、家里有权有势的

我认识的另一家的孩子就是这个样子。

孩子初中的时候就开始一对一辅导了,一个月几万的补习费,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好。

后来孩子的妈妈就辞职了,专门在家照顾孩子。后来孩子的爸爸升了职成为了二把手,调到了一个发达的省市,家里的经济条件更好了,就直接把孩子送出国读高中了,而且孩子的母亲也跟着一起去了国外。

出国了,孩子是好了,但是夫妻关系和以前相比快名存实亡了,只是不敢离婚而已。他们不常回国,这么多年,也很少见到了,不知道现在如何了?

为什么大部分留学生在外读书都很吃力?

学习压力大 熬夜现象普遍

绝大多数海外学子都反映,到国外读书,会有接连不断的考试、测验和作业,要拿到A的成绩,就要保证在每一次作业和考试中都不能有太大的失误。“我刚到国外时,除了学习专业课程,还在同时学习语言,每天都有上不完的课,非常累。而且国外的大学会要求学生组成小组,共同完成报告,然后在课堂上发表演讲。这就需要在课下花大量的时间准备。因为是和韩国学生合作,而那时我的韩语又不过关,所以每次都压力很大,生怕自己拖了小组的后腿。”就读于韩国高丽大学的许致鑫说道。

刘璇就读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她说:“英国的大学很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需要完成很多专业论文,而且时间紧、任务重,往往一篇论文刚交上去就要马上准备下一篇。学校在论文格式、引用率等方面都有着严格的规定,我们经常泡在图书馆查资料、写论文。”

学子在留学期间会有很多不得不熬的夜。“我经常熬夜,不是在写论文,就是在准备展示。”刘璇说。

就读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建设大学的王昊瑜说:“马来西亚是一个节奏相对较慢的国家,晚上一两点的时候,学校门口大排档前还会有很多人,生活很闲适。”熬夜对自身会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熬夜对我的致命影响就是记忆力明显下降。以前我的记忆力很好,大人们都夸我是‘聪明宝宝’,现在很多事情转身就忘了。所以我现在根本不敢熬通宵。”王昊瑜说道。

生活交流有压力 孤独没朋友

学子独自到国外读书,许多事情都要依靠自己。初到国外,一时难以适应陌生的环境,容易产生孤独和失落感。许致鑫说:“留学前我虽然学习了韩语,但是和当地人面对面交流还是会怯场。另外饮食上也不习惯,韩国饭菜多冷多辣、少油少肉。开始有一周左右我都吃不下饭,瘦了很多。”

在国外,学子身边没有深交的朋友,加上陌生的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一时难以进入别人的社交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被边缘化的感觉。刘璇分享道:“我刚来到国外,人生地不熟,也没有交通工具,天天下课后就在屋里待着,特别难受。那时我也没有朋友,到了晚上自己偷偷躲在被窝里哭,觉得很孤独,特别特别想家。看到同学三三两两地结伴走在校园里,我就会特别羡慕,也很想念国内的朋友们。”

关注身体健康 学会缓解压力

在外留学,身心健康是本钱。面对学习、生活上的不适应,难免会有很多压力。刘璇说:“作为普通工薪阶层家庭的学生,不想辜负父母的期望,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就会在图书馆加班。有时候吃饭也比较简单,为了省事儿、省时间,常常吃方便面或挂面。”

有调研发现,44.9%的青少年留学生表示,在留学过程中感到孤独。面对学业、社交等方面出现的问题,不少学子常常陷入烦躁、孤独、压抑等情绪中。“自己一个人在国外会有很多的压力,我情绪不好的时候,通常会哭一场,发泄一下。”刘璇说道。面对压力,学会自我调适,化解消极情绪是很重要的。许致鑫说:“我在情绪不好的时候会去做运动,运动可以化解郁闷,让人畅快很多。也可以窝在家里休息,放松一下。”

另外,如果在国外生病,及时就医很重要。而有的学子会因为医疗费用高而不去医院。王昊瑜说:“一方面我在国外没有医保,医疗费很贵;另一方面怕家里人担心。所以每次回国都会去医院做一次全身体检。父母不强求我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一定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所以,留学在外,想方设法保证自己的身心健康,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

从清政府外派留学生到如今的英国小留学生,留学为了什么?

中国的第一个留学生是清朝时期的容闳(hóng),广东香山人,是孙中山的同乡,生于1828年,比孙中山大38岁,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也是近代大力推进留学事业的人,被称为留学生之父。

容闳能够留学国外纯属机缘巧合,因为七岁时随父亲到澳门,便开始在澳门读书,香港割让给英国后,容闳随之来到香港念书,之后随勃朗校长夫妇到美国留学,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考入耶鲁学院,2年后加入美国国籍。

容闳

没错,容闳是美国人,他生在中国,在澳门和香港读过书,后来又在美国读书,还毕业于美国著名学府耶鲁大学,他接受的是全盘西化教育,从思想上更接近于外国人,相信如果容闳在美国生活的话,凭他的学历,找一份工作应该不难,可是容闳毕业后没有留在美国,而是回到了中国。

那个时候的中国正是晚清时期,经历过鸦片战争的失败,国内又是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战乱不断,内忧外患不断地挤压着腐朽的清政府,容闳先后接触了太平天国、洋务运动与维新运动,然而最重要的是他推动了李鸿章与曾国藩说服清政府每年派出30名留学生,从1871年到1874年,一共120名留学生到美国留学。

当时的中国,有识之士无一不在思索着如何拯救中华民族,有激进思想的革命党人,比如孙中山,有洋务运动的支持者,比如李鸿章、张之洞、曾国藩、左宗棠,有维新运动的改革者,比如光绪皇帝、康有为、梁启超,包括当时的美国人容闳也对中国的改革及革命事业积极参与。

洋务运动

很少有人知道,1901年革命党人策划在广州发动起义,还决定事成后推举容闳为政府大总统,但容闳拒绝了,不光是因为他是美国人,而是容闳让给了同乡孙中山,并积极在美国参与筹划起义事项,虽然最终没有成功,但容闳这个美国人显然对于中国的革命事业有过帮助,尤其是那一批清政府官费送到美国的120名留学生,其中很多人成为日后的知名人物。

清政府官费送120名留学生到国外,是为了让这些人到国外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然后回国参与建设,这一批人中有很多日后大名鼎鼎的人物,随便说几个名字:蔡绍基(北洋大学校长)、蔡廷干(海军军官)、詹天佑(铁路工程师)、唐国安(清华前身校长)、唐绍仪(民国首任内阁总理)。

清政府留美学生

这些出国留学的学生平均年龄是12岁,原本计划在美国留学15年,因各种原因中断,只留学了9年就被迫中断,只有极少数人完全了学业,当清政府要召回这批小留学生时,有个别人还不愿意回家,除去病故及被遣返的,大部分人都回到了中国,这是中国最早的一批的官派留学生。

从清政府开启了官派留学之后,无数中国留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或者官派,或者自费,到国外留学,学习国外的先进科技、工程、文化知识,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在学成之后,回到国内为国家的建议付出了终身的心血,他们的名字有:钱学森、邓稼先等等。

140多年后,改革开放已经四十年的今天,留学已经变得非常普通了,据统计,仅在2017年一年,中国的留学生就突破60万人,所有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加起来达到上百万人,留学已经变成了一项非常普通的学术活动,也有大量的留学生在学业完成后,选择留在国外工作生活,并且还因此改变了自己的国籍,这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各有志。

中国历史朝代

中国已经屹立世界的东方五千多年了,一直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比如汉唐盛世,即使一直到了清朝前期,也同样是领先世界,只是到了工业革命开始落后于世界,清末为了学习世界先进科技才派出留学生,有句话叫“师夷长技以制夷”,意思就是学习外国人先进的东西用来制衡外国人,但到了现在,留学就成了学术自由交流。

但是,据消息称现在英国有1.5万名平均年龄14岁左右的小留学生,这么小年龄就出去英国留学,已经不是学术自由交流了,14岁在中国正是上初中的年龄,连中国的九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完成,什么叫义务教育?意思就是说所有中国国籍的少年儿童都必须要接受的教育,可这1.5万英国小留学生显然受到的教育与中国并不一样,从小就接受英国的教育,只有一个好处,就是能更快地融入英国社会。

小编实在不明白,为何到了今天,还有这么多中产阶级宁愿每年花几十万的学费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还是国外的教育比中国强?中国可是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只有200~300年的时间不是世界第一,其他数千年,无论是经济、科技、军事都在世界排名第一,而且未来中国再次回到世界第一的时间不会太长,放着自己五千年灿烂的文明不追?却把自己十几岁的孩子放在国外受教育,因为什么?你们长着华夏人的面孔,即使移民国外,也改变不了你们亚洲人的面貌,成为少数族裔,所谓的教育无国界、科技无国界就是一句笑话,你看看美国打压华为、中兴,无国界的前提是你永远落后。

英国疫情

看看去年持续一年的香港乱局,根源就是教育,连回归中国40年的香港都会产生与中国离心离德的动乱,就是因为香港的教育出了问题,中国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如果连本国的9年义务教育都没有学过,从小就学习外国的教育,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对祖国有感情吗?对中国会友好吗?会不会像香港那些拿着燃烧瓶的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一样,对着自己的同胞出手?

国家应该从法律层面规定所有中国国籍的孩子必须得在国内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将来要扩大到13年义务教育,这是必须要在法律上规定的,义务教育是基本教育,是每一个中国学生必须要接受的,如果连这也在外国学,那这个孩子对中国有何意义?在外国接受基本教育的孩子将来是中国人吗?

英国小留学生

对于那1.5万英国小留学生,他们的家长呼吁中国政府包机接他们回来,从理论上说,也没有错,因为他们目前是中国国籍,还没有加入英国国籍,但是你们对国家提这么多的要求,最基本的道理是不是应该爱国,是不是应该报答自己的祖国,但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从大国情怀来看,无时无刻不上演着农夫与蛇的故事。

国家包机接这些孩子可以,所有孩子家长得负担一切费用,同时国家应该把所有这些孩子和家长的档案归入,最重要的就是从法律层面立法禁止所有少年在国外接受义务教育,大学可以出国留学,高中以下必须在国内学,既然离开这个国家是你们的选择,那么国家也有权选择拒绝。

那么留学为了什么?

很明显,百年之年那句话,仍然适用: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我们的短处,华夏民族是一个勤劳、善于学习、能吃苦、始终奋斗的民族,五千年历史只有二三百时间不能领先世界,我们迟早会再次回到世界之颠。

少年留学生-留学吧少年-第1张图片

标签: 少年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