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苦海无边的印度留学生活,唐朝和尚效法唐僧,为何却成邯郸学步?
- 2、玄奘为什么是留学僧,留学僧不是日本的吗
- 3、英国留学僧的24大特征,你中了几条
- 4、遣唐使和留学生和留学僧都有什么区别。我所的是唐朝的
- 5、唐朝时期去日本的僧人是谁
- 6、唐朝时期日本留学僧译经大师灵仙考
苦海无边的印度留学生活,唐朝和尚效法唐僧,为何却成邯郸学步?
王玄策上表举荐玄照
公元660年左右,唐高宗显庆年间,传奇的王玄策又一次莅临印度。
这不是他第一次来印度了,早在贞观二十二年,王玄策就作为正使出使印度,副使是蒋师仁。时值戒日王新死,印度大乱,权臣阿罗那顺自立为王,出兵抢劫唐朝使团。
王玄策一行寡不敌众,随行的三十名骑兵全部战死,王玄策被俘。后来,王玄策、蒋师仁逃出,传檄各国借兵,吐蕃派来一千二百人,尼婆罗(即尼泊尔)派来七千人,王、蒋就带着这八千多人,在茶镈和罗城一战大败阿罗那顺,印军战死数万,阿罗那顺被俘,被虏到长安献俘。
显庆年间,王玄策又到了印度。在中印度的信者寺,王玄策见到一个从唐朝来的留学僧,法名玄照。玄照已在印度待了十四五年了,精通佛法,经王玄策亲自认证为一代高僧。回国后,王玄策立即上表举荐玄照。唐高宗很重视,很快降旨,要求玄照即刻进京。
远在西天的玄照马上启程回国。玄照走了一条玄奘没有走过的路,他先到尼婆罗。此时的尼婆罗也与吐蕃联姻,尼婆罗尺尊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尼婆罗派人护送玄照穿越喜马拉雅山,来到吐蕃,拜见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深致礼遇,并赞助玄照归唐。玄照是在第一年九月离开的印度,第二年正月就到了洛阳,五月之间,途经万里,可谓神速。
玄照为何如此归心似箭?这是功利心在作祟。他很可能以为唐高宗将会任命自己主持翻译佛经,自己一辈子追求的荣耀时刻即将降临。什么荣耀呢?就是成为第二个玄奘。
公元645年,贞观十九年,玄奘从印度荣归,轰动全国。唐朝政府予以大量人力和物力,支持玄奘译经。从贞观十九年到龙朔三年(663年),玄奘主持翻译了七十四部佛经,合计1338卷。为表彰玄奘,唐太宗亲自为之御制一篇《圣教序》,唐高宗亲撰一篇《述圣记》。
如此荣耀,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和尚能够比肩。后来,玄奘的弟子怀仁,将《圣教序》、《述圣记》以及玄奘翻译的《心经》缀在一起,刻成一座《圣教序碑》。怀仁从王羲之传世的作品中检索出每一个字,拼凑成完整碑文,号称《集王圣教序碑》。此碑耗资巨万,历时二十年才完成,也称千金碑。
见此荣耀,很多和尚纷纷效法,也去了印度。其中,有史可考的第一个和尚,就是玄照。
玄照出身名门,年纪轻轻就出家为僧。大概在贞观末,玄照踏上西去之路。一开始,玄照与玄奘走的是同一条路,途经中亚粟特地区、吐火罗地区,然后南下。这个时候,吐蕃已经扩张到了中亚拉达克等地,所以,离开吐火罗后,玄照进入了吐蕃的势力范围。在贞观十五年下嫁吐蕃和亲的文成公主,笃信佛教,了解到有关情况后,派人护送玄照前往印度。
来到印度后,玄照先到了阇阑陀国,在这里度过了四年,学习律经和梵语,得到过当地国王的供养。之后他南下到了莫诃菩提,也就是大觉寺,也住了四年,一边瞻仰佛祖遗址,一边研习佛法,精通了《俱舍论》等小乘佛教理论。
后来,他又去了那烂陀寺,又住了三年,学习《瑜伽十七地》等大乘佛教理论。再后来,他又来到庵摩罗跋国,住在信者寺,接受国王的供养,又是三年。就在这里,他等来了王玄策,得以踏上光荣的回国之路。
曾经际遇最隆,结局命运最惨的玄照
但是,玄照万万没有想到,唐高宗完全无意让他主持译经,而是命令他再次前往印度,去迎接一个叫卢伽逸多的婆罗门神棍。玄照不愿去,但唐高宗下了死命令。
唐高宗要见卢伽逸多,是妄想长生不老。这种烂事,归根到底要怪王玄策。当年,王玄策横扫印度后,带回一个神棍,叫那逻迩娑婆寐。唐太宗让他造长生不老药,虽然劳民伤财,终是一枕黄粱。此时的唐高宗,仍心存侥幸,还做梦想长生不老。
不得已,玄照再次前往印度。但是,由于吐谷浑和西突厥的问题,唐朝与吐蕃的关系已近破裂,他被吐蕃人攻击,侥幸不死,又跋山涉水,爬栈道,遛绳桥,也是九死一生,终于在巴控克什米尔碰上了卢伽逸多。居心叵测的卢伽逸多,请求玄照去西印度的罗荼国找长生药。
于是,玄照又经巴基斯坦的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和信德省,来到了罗荼国。他在此逗留四年,集齐各种药物,又来到那烂陀寺,然后打算取道尼婆罗回国。
巴基斯坦地图,供参考玄照第二次西行之路
但是,不久以前,唐朝与吐蕃关系急转直下,最终兵戎相见,在青海大非川大战,唐朝战败。作为吐蕃的属国,尼婆罗拒绝唐人过境。玄照又打算取道迦毕试国,经中亚回国。但是,阿拉伯帝国已吞并波斯,并进军阿富汗围剿波斯遗民,此时正打的昏天黑地,此路也不通。
造化弄人,玄照终于看破红尘,于是“栖志鹫峰,沉情竹苑”,最后病逝于印度。而卢伽逸多成功抵达中国,最后混上了“怀化大将军”的光荣头衔。
或许是因为玄照回国的时间不巧。时值唐高宗麟德年间,即664到665年,玄奘刚刚去世,他主持的规模浩大、劳民伤财、毫无益处的译经工程总算完结了,唐高宗怎么可能立刻再发起新一轮译经?
失其本心的后西天取经
在那烂陀寺,年迈的玄照与一个年轻和尚萍水相逢,他就是义净。
唐高宗咸亨二年,671年,义净自广州出海,于673年抵达印度,在那烂陀寺停留了十年。685年,唐睿宗垂拱二年,义净走海路归国。中间他在苏门答腊的室利佛逝国停留六年,在这里,他留下了《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和《南海寄归内法传》两部著作。
长寿二年,695年义净回到洛阳,受到武则天的接见和赏识。从此,义净开始在洛阳和长安翻译佛经,教学弘法。唐中宗在小雁塔下的大荐福寺专门设立翻经院,由义净组织领导,共翻译了56部230卷佛经。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义净圆寂,享年79岁。义净比玄照幸运太多了,他晚回国三十年,当政的武则天又迷信佛教,所以义净最终出人头地。
龙门石窟的毗卢遮那佛像,据说原型是武则天的相貌
正是因为义净混的不错,玄照和其他留印和尚的生平才得以为后人所知,不至于湮没无闻。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一书中,义净记录了玄照和其他五十五个和尚苦海无边的人生。
根据义净的记载,很多和尚慕玄奘之事,纷纷赶往西天取经,“或西越紫塞而孤征,或南渡沧溟已单逝”。也就是说,有的是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取道中亚去印度,有的是通过7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绕行南海去印度。一时间,数不清的和尚纷至沓来,释迦牟尼成佛的大觉寺、玄奘留学的那烂陀寺火的不得了。
印度菩提伽耶(大觉寺)的金刚宝座塔
但是,等待他们的不是从天而降的荣耀,而是八十一难,即便到了印度,也是苦海无边。义净将这种行为称作“轻生徇法”,他是这样描述那些艰难困苦的:
“茫茫象碛,长川吐赫日之光,浩浩鲸波,巨壑起滔天之浪。独步铁门之外,亘万岭而投身,孤漂铜柱之前,跨千江而遣命。或亡飡几日,辍饮数晨,可谓思虑销精神,忧劳排正色。设令得到西国,以大唐无寺,瓢寄栖然,为客遑遑,停托无所,遂使流离萍转,罕居一处。身既不安,道宁隆矣?呜呼。”
和尚们九死一生到了印度,往往连安定的栖身之处都没有。义净很羡慕其他国家专门为本国留学僧在印度专门修建了寺庙,比如吐火罗有吐火罗寺,迦毕试也有迦毕试寺,两寺都巨富,本国留学僧到此,专心务虚,用不着担心衣食问题。
但印度没有大唐寺,所以中国和尚居无定所,吃不饱穿不暖,这种境遇,还奢谈什么弘法。所以,其结局往往是贫病交加,客死他乡,义净所记录的这些和尚们,不算那些音讯全无的,有十一人死在印度,九人死在回国路上。
这样的结局,让很多人都陷入迷茫。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大乘灯禅师。他来自爱州,位于今天的越南。不同于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大乘灯真是玄奘的徒弟,于玄奘门下受具足戒。后来,他走海路到了印度,滞留东印度耽摩栗底国十二年之久,经历种种磨难。
再后来,他和义净结伴前往那烂陀寺。历尽悲欢离合之后,大乘灯看破红尘,感慨悲歌的说:“本意弘法,重之东夏,宁志不我遂,奄尔衰年,今日虽不契怀,来生愿毕斯志。”可见,对于如此结局,连玄奘的弟子都无可奈何,宏愿终成梦幻泡影。大乘灯死于印度,卒年六十。
即便是后来成功的义净,也是因为在印度大难不死,才能有后福。当年在去大觉寺的路上,义净生了一场大病,体力不支,在一处山泽中掉队,遭遇山贼,被抢劫一空,连衣服都被扒光了。
山贼走后,他又想到当地土著会把皮肤白的人杀掉祭天,惊惧之下,为防万一,他跳进泥坑,浑身涂满黑泥,然后用树叶蔽体,拖着病躯,拄着棍子,蹒跚独行,终于在半夜二更天追上了同伴,才得以活命。后来他离开那烂陀寺准备回国时,又被山贼抓住,又经过一番磨难,仅免剚刃之祸,得存朝夕之命。
能落叶归根并且在印度和中国都能幸福生活的,只有一个灵运和尚。
“灵运师者,襄阳人也,梵名般若提婆。志怀耿介,情存出俗。追寻圣迹,与僧哲同游,越南溟,达西国。极闲梵语,利物在怀,所在至处,君王礼敬。遂于那烂陀画慈氏真容、菩提树像,一同尺量,妙简工人,赉以归国。广兴佛事,翻译圣教,实有堪能矣。”
可见,灵运是聪明人,会说流利的梵语,还会画画,关键是有钱,在印度混的很好,回国后也能弘法,算是不负初心。义净也羡慕的说,灵运实在太有本事了。但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号。更多的和尚是在印度穷困潦倒,最惨的是无行和尚,干脆靠乞讨活命。
其实,这些和尚的命运虽然值得感慨,但不值得同情。不同于玄奘,他们的目的并不单纯。当年玄奘火了以后,后来的这群和尚,虽然也想学法弘法,但像玄奘那样名扬四海才是本心。虽然是出家人,但他们怀着极其强烈的功利心。
其中,有一位明远和尚,丧心病狂,甚至妄图偷窃斯里兰卡的国宝佛牙,结果失手被抓,颇见凌辱。大部分和尚都在贫病交加中碌碌无为,而玄照,这群和尚中年龄最长、曾经际遇最隆、结局命运最惨的一个,是唯一一个曾接近玄奘享有过的荣耀的和尚。可见,想要望玄奘项背,谈何容易,孟子曰:“此之谓失其本心也。”
天下大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玄奘能够取得成功,赢得生前身后名,不但有人给刻千金碑,几百年后还能当选四大名著的主角,被封为旃檀功德佛。而那些亦步亦趋效法玄奘的和尚们,却普遍结局悲惨,成为邯郸学步式的笑话。背后的教训很深刻。
玄奘西行图
玄奘的成功有很大的偶然性。唐太宗、唐高宗表面虽然支持玄奘,但其实对佛教很不友好,严打整治,这一时期唐朝对佛教的管制仅次于唐武宗时期。虽然玄奘誉满全球,但政府并不支持他弘法。关起门来译经,其实是玄奘的弘法需求向唐朝政府的意志妥协的结果。
而唐朝政府之所以愿意接受妥协,主要还是因为玄奘太有才了,于个人情感而言,唐太宗和唐高宗都很尊重他。但其他和尚就没这么走运了。
高总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深层原因呢?
玄奘在贞观初年远赴印度,当时刚刚经过隋末战争,户口损耗太半,政局草创,水旱成灾,民生凋敝,百废待兴。这时觉得中国佛教文化不行,不如印度,也不是不能谅解。
但是,等到玄奘回来之时,贞观之治已经步入第十九年,根据《贞观政要》的记载,
“深恶官吏贪浊,有枉法受财者,必无赦免,在京流外有犯赃者,皆遣执奏,随其所犯,置以重法。由是官吏多自清谨。制驭王公妃主之家,大姓豪猾之伍,皆畏威屏迹,无敢侵侮细人。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
又频致丰稔,斗米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赉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可见,这时国运兴隆,政通人和,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一切都在向上向前发展。此时还要跑到国外去镀金,再回国假装高大上骗取荣誉,从一开始就不能成立。
而印度的政治秩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玄奘去的时候,正值戒日王时期。戒日王有象军六万,马军十万,力压群雄,各路诸侯俯首称臣,印度大部分地区在形式上统一于戒日王治下,兵戈不起,政教和平。在此基础上,印度的宗教生活也很活跃,戒日王每五年举办一次无遮大会,倾竭府库宴请和尚们胡吃海喝。
平时也有公办慈善机构布施,玄奘自然不至于冻馁。而等到大乘灯、义净等和尚来到的时候,戒日王已死,印度陷入分裂,特别是王玄策对阿罗那顺的攻击,致使印度最强大的摩揭陀国彻底衰败,全印局面碎了一地,国将不国,经济衰退,民生艰危,治安恶化。此时去印度是自找苦吃。
戒日王仅在形式上统一了印度部分地区
其实玄奘回来的时候,他就向世人充分昭示了中国相对于印度的巨大优越性。《秦王破阵乐》在印度流传甚广,唐太宗的伟大形象在印度十分光辉,戒日王说过:“我当东面朝之。” 东印度迦摩缕波国拘摩罗王也说:“常慕风化,东望已久。”但是戒日王治下的印度却不稳固。
在玄奘威震全印的那次无遮大会上,五百多印度教极端主义者计划刺杀戒日王,向大会的宝台放火箭,焚毁了宝台;后来,他们又派出刺客,持刀行刺戒日王未遂。这一切都说明,戒日王的政权及其支持的佛教面临着印度教的巨大挑战,印度很不安全。
贞观年间,戒日王两次遣使朝贡,唐朝也三次遣使莅临印度,其中第三次就是王玄策横扫印度那一次。阿罗那顺被绑到长安献俘,此事足以彰显印度完全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同时也足以说明印度的安全状况急剧恶化。危邦不入,乱邦不居,那些和尚昧于时局,冒险去西方镀金,妄图回国就能坐享荣耀,还以为这是终南捷径,实为缘木求鱼。
唐太宗昭陵前十四国酋长雕像中的阿罗那顺雕像的底座
反倒有几个印度和尚要聪明的多,比如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和不空。他们在开元时来华传教,名扬天下,其中的不空,与鸠摩罗什、真谛、玄奘并列为四大译经家。这里特别要说的是善无畏,他是印度乌荼国王,在位时兵荒马乱,祸起萧墙,最终在19岁时看破红尘,遁入空门。
善无畏长期在那烂陀寺工作,义净等和尚们应该有不少会认识善无畏,他与义净年纪也相仿。8世纪初,善无畏以八十高龄来华传法和译经,是中国密宗祖师。他得到唐玄宗的礼遇,最后圆寂于洛阳,高寿九十九岁,赠鸿胪卿。看看人家善无畏选择的道路,再看看玄照、大乘灯那帮人,高下立判,判若云泥
玄奘为什么是留学僧,留学僧不是日本的吗
因为唐僧是去西天取经,那时的西天就是现在的印度,而且佛教也是在印度传来,由此,他是留学僧人。
英国留学僧的24大特征,你中了几条
从英国留学过的小伙伴们都有些什么特别之处?他们从英国又学来了什么样的特征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英国留学僧的24条特征吧!
1. 都爱吃kebab
2. 如果在墙上看到皇冠,都认为下面是女王,而不是百威。
3. 男生都会开车。女生会喝酒。
4. 知道FCUK不是骂人的话,而是一个品牌(french conection united kingdom)
5. 所有男生都参加过,或者接触过黑社会,比如14k,胜合,水房。
6. 把印度,巴基斯坦人不叫阿三,叫:阿叉。
7. 无论你是否承认,你肯定抽过大麻。
8. 相当一部分人不穿内裤。
9. 知道电视可以调出来字幕。
10. 知道除了KFC还有Nandos。
11. 把伴侣叫做达令(darling),歧视美海归的sweetie, sugar, baby,觉得很粗野没品,一点都不文艺。
12. 所有的朋友都是妹(mate)。
13. 都会为身后的人开(扶)门。
14. 刚回国时吃饭都不张嘴咀嚼。
15. 所有人都认为人生的意义是快乐而不是有很多钱。
16. 对青春期总有那么多忏悔。
17. 如果遇到以前英国的伴侣,肯定会绅士(淑女的)的邀请对方吃饭喝酒共诉旧念,而不是形同陌路。
18. 认为自己活着就是要必须快乐幸福的。不存在为了什么去牺牲一辈子。
19. 都认为自己又浪漫又文艺。
20. 认为自己周围的所有英海归都滥情,就自己好。[呲牙]
21. 喝多了或者说梦话的时候,会说英文。
22. 觉得所有国家都没英国好,尤其那个NHS连美国都没有。
23. 没有一个会唱英国国歌的。
24. 都学会了God bless Queen!
望采纳
遣唐使和留学生和留学僧都有什么区别。我所的是唐朝的
一、指代不同
1、遣唐使: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
2、留学生:当遣唐使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
二、特点不同
1、遣唐使:遣唐使团是外交使节,在中国停留的时间不能过长,因而难以更好地吸取中国的先进文化。
2、留学生:当遣唐使等回国后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学生,“还学生”则在遣唐使回国时一起回国。
三、目的不同
1、遣唐使:目的在于向中国学习,吸取唐朝文化,因而很重视使团人员的选拔,特别是大使﹑副使﹑判官﹑录事等官员。如高向玄理﹑吉备真备曾长期在中国留学。
2、留学生:日本留学生们在中国学习几年甚至几十年,再回到日本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日本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遣唐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留学生
唐朝时期去日本的僧人是谁
唐朝时期去日本的僧人为鉴真,应日本留学僧请求先后六次东渡,弘传佛法,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鉴真(688年—763年10月4日),唐朝僧人,俗姓淳于,广陵江阳(今江苏扬州)人,律宗南山宗传人,也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曾担任扬州大明寺主持,先后六次东渡日本,传扬佛法。
763年(广德元年)10月4日,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终年76岁。日本人民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足以代表天平时代文化的屋脊(比喻高峰、最高成就)。
鉴真在中、日两国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当其去世的消息传回扬州的时候,扬州僧众全体服丧三日,并在龙兴寺行大法会,悼念鉴真。在日本,鉴真也享有国宝级人物的待遇。
1963年是鉴真去世一千二百年,中国和日本佛教界都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日本佛教界还将该年定为“鉴真大师显彰年”。
扩展资料
鉴真大师的历史贡献
唐代中国鉴真大师赴日,是当时日本朝野瞩目之大喜事,鉴真大师赴日,经历千辛万苦,第一次东渡,为风暴巨浪所阻,滞留国内历时五载,方能重组船队,作第二次东渡,时鉴真大师已双目失明,仍决心不改,矢志东渡,果得成功,大受日本朝野欢迎。
鉴真不仅为日本带去了佛经,还促进了中国文化向日本的流传。在佛教、医药、书法等方面,鉴真对于日本都有深远的影响。
鉴真在日本首次建立起了严格的戒律制度,使得日本佛教走上正轨,便利了政府对佛教的控制,杜绝了由于疏于管理而造成的种种弊端,促使佛教被确定成为日本的国家宗教。鉴真和其弟子所开创的日本律宗也成为南都六宗之一,流传今日,尚有余辉。
鉴真熟识医方明,当年光明皇太后病危之时,唯有鉴真所进药方有效验。据日本《本草医谈》记载,鉴真只需用鼻子闻,就可以辨别药草种类和真假,他又大力传播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知识,留有《鉴上人秘方》一卷,因此,被誉为“日本汉方医药之祖”。
按照日本汉方野崎药局主席野崎康弘的说法,鉴真曾将麻黄、细辛、芍药、附子、远志、黄芪、甘草、苦参、当归、柴胡、川芎等36种药材带往日本并推动使用。
唐朝时期日本留学僧译经大师灵仙考
唐朝时期日本留学僧译经大师灵仙考
留唐日本僧人灵仙,是参与汉译佛典的唯一的日本僧人,为佛教文化的传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日佛教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此博学的一位高僧,却没有人为其树碑立传,成为千古之谜,需要后人作进一步的考证。
关键词:日本;遣唐使(僧);灵仙大师
灵仙,生卒年代不详。留传于世的有关灵仙的资料极为稀少,据现有的零星史料看,他是参与汉译佛典的唯一的日本僧人,为佛教文化的传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日佛教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这是我对灵仙感兴趣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就是灵仙本人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谜,作为一代高僧的灵仙,为何没有像空海、最澄等人那样,学成后归国,传播佛教成为一代宗师,而是离开长安,进住五台山?具有爱国赤子之心的灵仙,为何不亲自回日本而是托人将新经舍利等物转送天皇。从而造成了天皇转赐的百两黄金失踪之谜,黄金究竟落入谁人之手?灵仙在五台山而亡,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他究竟是怎么死的,真的像圆仁所记载的那样是被毒杀的吗?如此博学的一位高僧,却没有人为其树碑立传,这固然给我们今天的研究增添了许多困难,但就灵仙本人在当时的影响来看,绝不亚于空海等人,这种没有文字传世的情况正常吗?本文无力解开这众多的千古之谜,只是想做一些有益的研究,算是抛砖引玉吧。
灵仙人唐前的情况,不像其他日本高僧,从出生到成长有很详细的记载。关于灵仙在日本的事迹,在源信僧都所著《一乘要诀·卷下》中略有提及。由于这是唯一的一条史料,现转引如下(原文见《大正藏·74》):
“若言法尔无漏种子无经说者。云何心地观经第四卷。佛说言因三善根及以信等。增长无漏法尔种子。能起无漏法尔三昧神通。答。彼经笔受灵仙法师。本住当朝兴福寺。习学法相宗,乘彼本习。润色经文。自谓无谬如青谓黄。若彼梵文正如此者。天竺诸师。何言无文谬。护法论师。何不引之。或复真如所缘种子,名为法尔了。”
《一乘要诀》是源信僧都用问答体的形式写成的有关佛经教义的文章,在谈及“法尔无漏种子无经说”这一佛教问题时,以灵仙作为例子,加以论述,说灵仙在学习法相宗时,经常修改经文,并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实际上是把青的说成黄的了。如果经文像灵仙所认为的那样,那么印度大师的话,还有哪一句是没有错误的呢?很显然,源信僧都大师,对灵仙大师的做法,是持批评态度的,对灵仙是否定的。其否定的依据就是“自谓无谬”、“如青谓黄”。如果把这段史料反过来看,不难发现,灵仙大师确实是一位才高八斗之人。能够在阅读佛经时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修改,其智慧必有过人之处,也就是说,灵仙要具备如下素质:通晓经文,精通汉文,掌握梵文。事实证明,入唐后的灵仙参与了大唐的译经事业,他确实具有这些别人所没有的素质,也可能正因为如此,才高的人难免气傲,招致别人的批评乃至于嫉妒,也是情理中事。
透过以上史料,我们大致可以弄清楚三个问题:第一,灵仙是奈良兴福寺和尚;第二,入唐前灵仙学习的是法相宗;第三,灵仙是才华横溢之人,这一点为其入唐后作为参与大唐译经事业的唯一外国僧人埋下了伏笔。
灵仙入唐的时间,《灵仙三藏行历考》载为“延历二十二年为遣唐留学僧入唐。”接着推测说:“人唐恐系延历二十三年与传教、空海同时。”这是关于灵仙人唐时间的唯一一则史料。但据木宫泰彦氏研究:“桓武朝的遣唐使于延历二十二年(803)四月十六日从难波津出发,不久船就因暴风雨而破损,溺死明经请益大学助教授丰村宗长以下多人。船经修理后,于次年七月六日,又从肥前松浦郡田浦出海,又遇暴风,大使藤原葛麻吕的第一舶,在海上飘流三十四日,于八月十日到达福州长溪县,副使石川道益的第二舶到达明州。第三舶于七月四日从松浦郡庇良岛出发,忽遇南风而飘流,判官三栋今嗣脱身登岸,船上载着射手数人,竟不知飘流到哪里去了,可能没有到达唐朝。第四舶是否到达唐朝不详,大同元年(806)八月,判官高阶远成和空海,桔逸势等一同回国时所乘的船也许就是第四舶。”从史料记载和木宫泰彦氏的研究比较来看,灵仙确实是在延历二十二年作为遣唐留学僧被派遣,出发的时间也确实是在延历二十二年,只是在途中遇风暴,船只破损又返回了日本。船只经在日本修理后再次出发的时间是延历二十三年(804)。至于灵仙所乘船舶不详。照理推算应该是第一舶或第二舶船上。在航海技术极不发达的唐朝,灵仙不可能会乘坐其他船舶而不与遣唐使们一起入唐。
从延历二十三年到弘仁元年(810)灵仙再次见诸于史料记载的六年时间内,活动情况不详。也许灵仙与空海等人或者与最澄等人登岸后直赴长安;也许灵仙大师未与众人结伴同行,而是一个人云游四方,到处巡礼,最后到达了长安。从后来灵仙在长安完成译经事业,自己去五台山居住这一史实来看,后者的可能性很大。这可能与大师博学多才,气盛孤傲的性格有关,与众人格格不入,为众人所排斥。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像大师这样才华横溢的人,无论是在日本国内,或是在大唐中国,其活动情况却没有同时代的人的文字记载。纵览那个时代的资料,给人一个极深的印象:似乎灵仙是个默默无闻,被人遗忘之人。若非后来灵仙托人将新经舍利进呈天皇,也不会在《续日本后记》中被人提起。事实上,灵仙作为一个伟大的人物引起近代人们的兴趣,也是一件极为偶然的事情。1913年,日本国宗教局在进行宝物调查时,获野仲三郎氏对江州石山寺的藏经做了调查,得到了《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古写断卷。在第一卷所记载的译场列位的名单中,发现了灵仙的名字。据此,妻木直良氏写出了其著名的论文《唐代の款场ご参唯一の日本僧》,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灵仙在长安,开创了其一生中最辉煌的业绩,这是不争的事实。据《灵仙三藏行历考》载:“元和五年(弘仁元年,810)七月三日出大乘心地观经梵夹。同二十七日于长安礼泉寺奉诏译。般若三藏宣梵文。灵仙笔受并译语。”“同六年(弘仁二年)三月八日译成进上。”《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的翻译工作,历时九个月完成。元和五年开始的译经工作,是确实存在的。有两则史料可以佐证:其一,《宋高僧传》卷三《唐礼泉寺般若传》:“释般若,罽宾国人也。貌质魁梧,执 *** 整,在京师,充义学沙门,宪宗敦崇佛门,深思翻译,奈何有事于蜀部,刘辟阻命,王承宗未平,朝廷多故。至元和五年庚寅,诏工部侍朗归登、孟简、刘伯刍、萧俛等就礼泉寺译出经八卷,号本生心地观,此之梵夹乃高宗朝师子国所进者,写毕进上。帝览有敕,‘朕愿为序’。寻颁下其文,冠于经首,三藏赐帛,证义诸沙门锡赉有差。”唐宪宗对此事极为重视,亲自作序,冠于经首,对参与译经的诸位,根据其功劳的大小而有多少不同的赏赐。其二,《旧唐书·列传》一百一十三《孟简传》:“六年(元和六年)诏。与给事中刘伯刍,工部侍郎归登,右补阙萧俛等,同就礼泉佛寺,翻译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简最檀其理。”这两则中国方面的史料,记载了元和六年由宪宗帝下诏翻译佛经之事,并涉及到了部分参与译经的人名,遗憾的是,都末列举灵大师的名字。能够证实灵仙大师参与此次译经事业的唯一文献,是于1913年在江州石山寺发现的史料,现列举如下: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一奥书》(石山寺藏写本)元和五年七月三日内出梵夹其月二十七日奉诏于长安礼泉寺至六年三月八日翻译进上
罽宾国三藏赐紫沙门 般若 宣梵文
礼泉寺日本国沙门
灵仙 笔受并译语
经行寺沙门
令谟 润文
礼泉寺沙门
少諲 回文
济法寺沙门
藏英
润文
福寿寺沙门
恒济
回文
惣持寺沙门
大辨
证义
右街都勾当大德庄严寺沙门一微 详定
都勾当译经押衙散兵马使兼正将朝议郎前行陇州司功参军上柱国赐绯鱼袋臣李霸
给事朗守右补阙云骑袭徐国公臣萧俛奉敕详定
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工部侍朗充皇太子及诸王侍读长洲县开国男臣归登奉
朝请大夫守给事中充集贤殿御书院学士判院事臣刘伯刍奉敕详定
朝议朗守谏议大夫知匦使上柱国赐绯鱼袋臣孟简奉敕详定敕详定
右神策军护军中尉兼右街功德使扈从特进行右武卫大将军知内侍省上柱国剡国公食邑三千雇第五从直。
以上是译场列位的全文。灵仙是作为笔受并译语,参与了译经事业。这件事情的本身就要求灵仙大师不仅要精通佛理,而且还要精通梵语、汉文,能够准确地将梵语经文译成汉文经文,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作为唯一参与大唐译经工作的日本僧人来讲,不仅本人值得自豪,也足以引起日本人的自豪和骄傲。
灵仙在长安完成译经工作以后,前往五台山,何时去的五台山,不详。但有史可查的是灵仙于元和十五年(820)完成了五台山的巡礼。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319条载:“人停点普通院,礼拜文殊师利菩萨象。因见西亭壁上题云‘日本国内供奉翻经大德灵仙,元和十五年到此兰若’云云。院中僧等见日本国僧来,奇异,示以壁上之题,故记著之。”从圆仁的这段记述来看,西壁亭上的题字应是灵仙所写。灵仙在完成巡礼后,居住于五台山金阁寺坚固菩萨院,三年后,移向七佛教诫院,在坚固菩萨院居住期间。灵仙竟自剥手皮一一长四寸阔三寸一一画佛像,造金铜塔安置。此事可以看出灵仙的性格与做事的风格,的确是与众不同。
灵仙在五台山居住期间,日本天皇两次赐金于他。第一次是长庆五年(825),灵仙为谢国恩,献舍利万粒,新经两部给天皇;第二次是天长三年(826),两次赐金均由渤海国僧贞素转交,但不幸的是,当贞素第二次携带黄金到灵境寺时(828),灵仙已“亡来日久”。其死亡原因据圆仁记载是被人毒杀的,对此说法目前学术界看法不一。还历史真相,有待于新的史料发掘和做进一步的研究。其死亡时间大约可能推定为826年至827年之间。
灵仙大师的死,是给后人留下的又一千古之谜。在日本,有许多人认为灵仙是被人“毒杀”的,其主要依据是圆仁的《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据圆仁开成五年(840)七月三日记事:“从台顶向南下,行十七里许,于谷里有一院。屋舍破落,无人。名为七佛教诫院。院额题云‘八地超兰若。’日本僧灵仙曾居此处,身亡。……南行三里许,到大历灵境寺。向老宿问灵仙三藏亡处。乃云:‘灵仙三藏先曾多在铁勤兰若及七佛教诫院。后来此寺,住浴室院。被人药杀,中毒而亡过。弟子等埋殡,未知何处。’云云。”这是圆仁根据传闻记述的有关灵仙死亡的消息。上面我已提到,如果灵仙确实是死在五台山灵境寺的话,其死亡时间,据贞素的《哭诗并序》推断,应该是在826年至827年之间。圆仁巡礼五台山,查访灵仙埋骨之地的时间是唐开成五年七月,即公元840年,据灵仙去世,仅有13年。事隔13年,灵境寺的老僧,居然会对灵仙埋骨之地说出“未知何处”四字,这不能不使人对其真实性产生怀疑。—个外国僧人,被^毒死于本寺浴室院这么一件大事,而老僧对其埋骨之地却一无所知,于情于理都不通。关于灵仙的死,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不是圆仁的《人唐求法巡礼行记》,而是与灵仙有着浓厚友谊的贞素,写于木板之上,并钉在灵境寺墙上的《哭诗并序》,贞素到达灵仙境寺的时间是太和二年(828年)四月七日,而《哭诗并序》写于四月十四日,在这七日之内,贞素应该有足够的时间,弄清灵仙的死因,死亡时间,及埋骨之地。因为贞素到达灵境寺的时间距灵仙死亡的时间并不长,仅有一到两年。事实上,贞素在《哭序并序》中只用了“亡来日久”这极为模糊的词语一笔带过。这是为什么?贞素对灵仙一事似乎也是“讳莫如深”。这里边是否包含有政治因素,我们不得而知。但从灵仙自剥手皮画像留于后人这一与众不同的事情来看,灵仙极有可能是没有死。他也许是厌倦了尘世生活,为了专心清修,不受俗世的干扰,—个人去深山密林,不为人知的地方修行去了,而让人对外宣称他已死亡。从灵仙大师博学多才,不为人容这一角度来看,是有这种可能性的。这只是本人的一种推测而已。
综上所述,灵仙大师是参与汉译佛典的唯一的日本僧人,为佛教文化的传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中日佛教交流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他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要恢复历史本来面目,有待于新的史料的发现,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标签: 留学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