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留学-于敏在哪里留过学

好好学习网 202 1

本文目录一览:

关于于敏的人物事迹

于敏是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氢弹之父”。2015年在北京举行的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上获得“终身成就奖”。下面是我跟大家分享的于敏人物 事迹 ,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于敏的人物生平

1926年8月16日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今属天津市)。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于敏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

1944年于敏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

1946年,他转入了理学院去念物理,并将自己的专业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1949年于敏本科 毕业 ,考取了研究生,并在北京大学兼任助教。在张宗遂、胡宁教授的指导下,1951年于敏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毕业后,他被钱三强、彭桓武调到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个所1950年才成立,由钱三强任所长,王淦昌和彭桓武任副所长。

1960年底,在钱三强的组织下,以于敏等为主的一群年轻科学工作者,悄悄地开始了氢弹技术的理论探索。这次从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对于敏个人而言,是很大的损失。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从此,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

1965年,于敏调入二机部第九研究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身)。9月,于敏带领一支小分队赶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抓紧计算了一批模型。但这种模型重量大、威力比低、聚变比低,不符合要求。于敏 总结 经验 ,带领科技人员又计算了一批模型,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解决了氢弹原理方案的重要课题。10月下旬,于敏开始从事核武器理论研究,在氢弹原理研究中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解决了热核武器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于敏向在上海出差的全体同志作了系列的“氢弹原理设想”的学术 报告 ,引起了大家的很大兴趣,普遍认为通过这个阶段的工作,研究者们抓紧时间试算了两个模型,得到很好的结果。

之后,于敏在二机部第九研究院历任理论部副主任、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研究院副院长、院科技委副主任、院高级科学顾问等职。

于敏意识到惯性约束聚变在国防上和能源上的重要意义。为引起大家的注意,他在一定范围内作了“激光聚变热物理研究现状”的报告,并立即组织指导了中国核理论研究的开展。1986年初,邓稼先和于敏对世界核武器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作了深刻分析,向中央提出了加速核试验的建议。事实证明,这项建议对中国核武器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88年,于敏与王淦昌、王大珩院士一起上书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建议加速发展惯性约束聚变研究,并将它列入中国高技术发展计划,使中国的惯性聚变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

之后,于敏由于身体的原因逐渐退出研究领域,卸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

于敏的主要成就

过去,于敏这个名字是绝密,直到1988年,于敏的名字才得以解禁。但由于当时的解密程度有限,许多史实还没有公开。在最新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于敏终于露面了,让大家为终于了解了他。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热核武器物理中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后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关键性的理论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起,在倡导、推动若干高科技项目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长期的努力,于敏对原子核理论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他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于敏的事迹

于敏,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89岁,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 留学 背景的人。在氢弹的理论探索中,于敏几乎从一张白纸开始,依靠自己的勤奋,举一反三。克服重重困难,自主研发,解决了氢弹研制中的一系列基础问题。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从原子弹到氢弹,中国只用了两年零八个月,这是世界上最快的速度。在氢弹研制过程中,于敏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成为中国氢弹研制中的关键人物。

从60年代开始,于敏放弃了个人热爱的基础物理专业,此后30年一直隐姓埋名,于敏一生只有两次公开露面,一次是1999年,国家为两弹一星元勋授奖,另外一次是2015年1月9日,国家科技奖颁奖,于敏成为最高科技奖的唯一获得者。

于敏颁奖词: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他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学习于敏事迹的 心得体会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栏目组送给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于敏的颁奖词。今年1月9日,_在人民大会堂亲自为他颁了奖。

人们在赞叹这位“中国氢弹之父”取得辉煌成就、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终身荣誉时,更多的是被他隐姓埋名三十年、始终践行“五个坚持”的铮铮铁骨精神所感动。

学习于敏坚持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我们的党之所以能永葆先进性,不断地焕发青春与活力,关键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始终坚持热爱党、忠诚于党的结果。才华横溢的“土专家”于敏就用三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行动告诉我们,永远跟党走就是他思想的“魂”,一辈子做党和人民最需要的人就是他坚定的理想信念。他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非常鲜明,在火热的阳光下,在鲜艳的党旗前,在茫茫的戈壁滩上,他无愧于“共和国铸剑师”,无愧于“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其“铮铮铁骨”精神更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

学习于敏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回顾我们党已走过的90多年风雨历程,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的党始终都是以树立大局意识为重,团结广大党员干部,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英勇卓绝地斗争,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奇迹创造另一个奇迹。这也充分说明:树立大局意识是实现团结、走向胜利的重要基础。“两弹一星”功勋于敏几十年来舍小家、顾大家,为了国家核事业发展的大局毅然选择对家人“隐身”、对社会隐姓埋名,这难道不是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吗?古人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因此,坚持高度自觉的大局意识既是新时期每位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基础。

学习于敏坚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绝不是一句简单的承诺,而是需要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地无私行动。毫无疑问,于敏就将执着坚守作为一种追求,将求真务实当作是无声的语言,把为党和人民服务看作是共产党员最靓的“名片”。在国内当时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于敏几乎是一个从未留过学的人,但他始终孜孜以求,为了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艰巨任务。他拼命学习,秉承“勒紧裤腰带也要造出原子弹与氢弹”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拼搏精神,打破国外重重封锁,依靠自己的勤奋努力,举一反三进行理论探索。也正是因为以于敏为代表的中国物理学家们坚持极端负责、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才创造了只用两年零八个月就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的奇迹,令国人自豪,让世界震惊。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任务,各级党员干部更是要以于敏为样,立足本职,深深植“根”于对党和人民负责,用脚踏实地、极端负责的工作作风为党分忧,为民服务。

学习于敏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我们党领导下的新中国之所以有今天的辉煌与成就,正是因为我们有一批能打胜仗、敢打胜仗、乐于奉献的共产党员,他们把自己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毫无疑问,耄耋之年的于老就是坚持奉献精神的典范。作为共和国建设初期的一名共产党员,于老把无私奉献当作是指导自己的有偿行为,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为此,新时期每一位党员干部,都要学习于老坚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因为自我们站在党旗下宣誓那一刻起,就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神圣使命,就义无反顾地代表着党的先进性,也就理应全身心地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以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彰显自己爱党、爱祖国、爱人民的大爱之“气”。

学习于敏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俗话说:“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其实,群众看党员干部好不好,最关键的就是看领导干部是否清正廉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是党员干部做人之根本,倍受国人敬仰的于敏老师就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虽然为国家做出了这么巨大的贡献,但他却自认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到淡泊名利实属不易,又在一辈子淡泊名利中取得辉煌成就更难上加难。因此,我们每位党员干部都要以于敏为样,学习他坚持廉洁自律的道德操守,一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几十年如一日砥砺前行,用“五个坚持”的精神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增光添彩!

看了“ 于敏人物事迹”的人还看了:

1. 感动中国于敏的事迹介绍

2.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院士的故事

3. 感动人物徐立平的事迹介绍

4. 2015感动中国人的事迹材料

5. 201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朱敏才,孙丽娜

于敏留学-于敏在哪里留过学-第1张图片

功勋第七集观后感于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剧中,无名英雄于敏有许多细节让我印象深

首先,爱国主义精神在于敏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当隐姓埋名做研究和出国留学的选择题摆在于敏面前时,于敏说道:”你想要和平 ,就要有不怕打仗的底气,什么是底气我们造的就是底气,核平衡才是平衡,咱不欺负别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咱们,平等只能挨打,国家存亡的事,必须干!”于敏断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打算,选择了条件异常苦的氢弹研究,以史为鉴,在如今全球化时代,他的这种热爱祖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

于敏断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打算,选择了条件异常苦的氢弹研究,以史为鉴,在如今全球化时代,他的这种热爱祖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

其次,于敏无私奉献、大力协同的品质让我不禁感慨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崇高品性。 正如于敏的妻子玉芹说的:”他将一 生奉献给国家,我将自己奉献

这是于敏的家情怀,大奉献。在与科研战友夜以继日地攻坚克难中,他与战友团结协作,失败、总结、再失败、再总结,纵使条件艰苦,他们始终想在-起,干在-起,辛勤耕耘,终有收获。剧中,有两个细节让我难忘,一是于敏将家 里妻子为他和孩子准备的鸡蛋拿出来,用作奖励科研有突破的同事,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二是于敏与陆杰的战友情,他们相互挑战、相互激励,后,相互扶持,这种情谊,着实让人感动。

剧中,有两个细节让我难忘,一是于敏将家 里妻子为他和孩子准备的鸡蛋拿出来,用作奖励科研有突破的同事,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二是于敏与陆杰的战友情,他们相互挑战、相互激励,后,相互扶持,这种情谊,着实让人

最后,作为一名学生,观看了于敏为科学献身的示范后,我深受触动,思考了很多。于敏始终相信科学,敢想敢干。他说道:”搞科研 ,搞理论,讲的是实事求是。搞科研需要灵感,不是蛮

正确的理论指导正确实践。正是由于这般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我国氢弹研究少走了许多弯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将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其中,戒骄戒躁,做真正的研究。

于敏:愿将一生献宏谋

1

1926年8月16日,于敏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芦台镇。

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

母亲出生于普通百姓家庭。

他7岁时开始在芦台镇上小学,

中学先后就读于天津木斋中学和耀华中学。

起先,于敏和其他小孩子没什么区别,

爱玩爱闹,本就是孩子的本性。

12岁的那年,于敏学会了骑自行车,

就蹬着自行车兴冲冲去朋友家。

不巧,在路上遇见了一辆日本军车,

那辆军车不怀好意的就冲着于敏撞了过来,

若不是躲得及时,怕是会直接被撵在车轮下面。

而这,是他第一次体会到列强的恶意。

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会受制于人不是课本上的道理,

而是冷冰冰的的现实。

年少的他,暗自下定决心,

要以自己的能力,拯救国家。

18岁时,于敏不辱使命,

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工学院。

奈何天不遂人愿,父亲生病事失业,

家里没了顶梁柱,学费也掏不出。

眼看着于敏就要辍学,

他的朋友陈克潜实在不甘心,

恳求自己的父亲帮忙。

父亲也是一个惜才的人,

就以公司的名义资助了于敏的大学费用。

2

而后,于敏开始了在北京大学的求学之路,

因为家里远,没有路费,

所以寒假,暑假也不回家。

有时候,他会一个人跑到景山上去,

带着纸笔,一边做题,一边吹风。

直到1945年8月6日,美国将原子弹投到了日本广岛,

让那里成了人间炼狱,

于敏才惊愕的认识到祖国在列强面前的脆弱。

次年,他从工学院转到理学院物理系,

并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为理论物理。

1949年,于敏本科毕业,

留在了北京大学担任助教,

同时又报考了理学院院长张宗燧的研究生课程。

张宗燧是国际上有名的物理学家,

是第一位在剑桥开课的华人,

他对学生的要求极为苛刻,

就连讲课也是全程英文,

其他学生对他的课题望而生畏,

而于敏,却总是挑最难的课题自我挑战。

有一次代数考试,

整个系的学生成绩分数平均分连20分都不到,

唯有于敏的成绩单不一样,

上面赫然的写着100分,

后来张宗燧曾评价说:

“于敏是我带过最优秀的学生。”

3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中国领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决定派兵增援朝鲜。

因战争的胶着状态,美国总统杜鲁门对媒体宣称,

不排除在朝鲜战场上使用核武器。

核武阴影再次笼罩东亚。

1952年11月1日,太平洋马绍尔群岛上升起了蘑菇云,

标志着美国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

苏联,英国相继试爆成功,而法国也在投入研究。

1955年1月15日,国家高层领导人决定,投入核工业建设。

直到1961年的一个冬天,

钱三强找到于敏,想让他作为副组长,领导和参加氢核理论组,

加入氢弹理论的预先研究工作。

而他此时正处于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

一边是蒸蒸日上的事业,一边是家国主义的情怀,

于敏没做太多犹豫,毅然决然的加入了研究组,

即使当时对氢弹的研究是一片空白。

而他,也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4

1964年11月16日,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

在举国欢庆的时候,于敏却伏案在办工作桌,

埋头于无尽的数据当中。

上报研发的周期是5年,

而要求却是4年之内试爆成功,

时间和技术难度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但他依旧逆流而上,披荆斩棘。

1965年,于敏带着团队前往上海华东计算机研究所,

测试实验方案,仅用了三个月,

就将实现氢弹原理到构形形成书面报告,交付研发测试。

1966年12月28日,中国成功地进行了氢弹原理实验,

看到测试报告上清晰的特征信号,

于敏心理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了。

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罗布泊上升起了两个太阳,

一声巨响,蘑菇云拔地而起,

标志着我国超越法国,成为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从第一颗原子弹到氢弹,中国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震惊了整个世界。

5

在整个研究组里,于敏几乎是唯一一个没有留学的人,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朝永振一郎,

戏称他是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

到了80年代,美国将全球禁核试验提上议程,

于敏深知现在的核武器还未实现小型化,

可移动发射等战略要求。

他和卧在病榻上的邓稼先商议,

决不能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遂代笔起草了《关于中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

建议在世界全面禁止核试验前,

加快中国的核试验步伐。

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逝世,

只剩下于敏,几十年如一日,

将建议书上的计划一步一步实现。

直到1996年,签署禁核试验条约时,

我国已经拥有了了大幅度,小型化,高比威力的战略性核武器。

6

1998年,于敏身份揭秘,这时他已经72岁了。

后来,他婉拒了国家授予的“氢弹之父”的称谓,

并说:“一个现代化国家没有自己的核力量,

就不能以真正的独立,一个人的名字,

早晚会是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入祖国的强盛之中,

便聊以自慰了。”

他的家的客厅挂着诸葛亮《诫子书》里的一句话,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可多少年了,那个奉献一生,让国家挺起脊梁的老人,

才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而他,却白了头发。

7

有时,真想穿越回去,

回到他差点被撞的那个瞬间,

告诉他:

“别怕,以后的你,

以后的你帮祖国研制了氢弹,

研制了中子弹,

发展了核武器,

你立下的志向完成了。

你让我们,不受欺凌。”

于敏生前采访中反复说死而后已,他有哪些成就?

于敏生前采访中反复说死而后已,他有哪些成就?

提起于敏,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作为我们国家的氢弹之父,在核能研究方面有着非常卓越的贡献。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我们国家的核武才有当前这样的光景。于敏作为我国的核物理研究专家,头衔众多但却丝毫没有夸大,只有当事人才知道其的伟大。

提起于敏的成就,就不得不说其在核能方面的贡献了。于敏在大学毕业之后迅速被钱三强拉进了中国近代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开始了其长达几十年的核能研究工作。我们都知道在新中国早期我们国家的核武一直是一个短板,在当时主要是依靠着苏联方面的支持,但在苏联撤资之后,我们的核武就陷入了一个短板,因为核心技术没有掌握,因此当时被很多国家都诟病,但就是在这个时候于敏这群人站了出来。

由于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物理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1955年,他被授予“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的称号。1956年晋升为副研究员。1957年,以朝永振一朗(后获诺贝尔物理奖)为团长的日本原子核物理和场论方面的访华代表团来华访问,年轻的于敏参加了接待。于敏的才华给对方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回国后,发表文章称于敏为中国的“国产土专家一号”。“国产土专家” 的称号由此而来。

经过长期的努力,于敏对原子核理论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思路。他把原子核理论分为三个层次,即实验现象和规律、唯象理论和理论基础。在平均场独立粒子方面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钱三强在谈到于敏时也说:“ 于敏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留学英国、被选为皇家爱尔兰科学院院士的彭桓武则认为:“原子核理论是于敏自己在国内搞的,他是开创性的,是出类拔萃的人,是国际一流的科学家。 ”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在当时我们国家在核能建设上一直不被人看好,但正是因为有于敏这群人的存在,他们在最艰苦的地方扎根研究,为我们国家的核能研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那段峥嵘的岁月之中,于敏的存在一直不被大众知道,包括其亲人也不知道他的工作,但他无怨无悔,值得我们尊敬。

于敏:一生都没有出过国门,土生土长的两弹一星元勋,中国脊梁,认识吗?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在沙漠上炸开一朵漂亮的蘑菇云,震慑四方。核武器杀伤力强大,原子弹和氢弹的存在,也不是为了去攻击某个国家或者组织,更多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

作为全世界唯一保留氢弹的国家,中国的武力和国力不容小觑。要知道,氢弹的维护是很昂贵的,没有一定的资本是无法保留氢弹的。中国拥有高达三十枚的氢弹储存量,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我国"两弹一星"元勋——于敏教授。

隐姓埋名三十载

于敏教授,是我国的国宝级的科学家。为了祖国的伟大复兴,他带领着团队在沙漠里,隐姓埋名,一干就是三十年。他是我国的"氢弹之父,"为我国的氢弹理论研究和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于敏从小聪慧,极爱钻研,考上北大后,毅然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学。他成绩优异,做事细心严谨,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老师的助手,毕业时,他已是中科院的助理研究员。

当时中国在核武器方面是一片空白。我国核武器的缺失,让国际局势出现了美苏争霸的局面。国家意识到核武器的重要性,于是派遣了一批人开始投入核武的理论研究与制造。这个时候,于敏的小组负责理论研究这部分。要知道,理论是实践的前提,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随着第一个原子弹爆发,于敏被问及,是否愿意主持氢弹的研究。主持氢弹的研究,意味着放弃他已经小有成绩的原子核理论研究,重头来过。他会走进沙漠,隐姓埋名,甚至有生命危险。国家尽力抹去他的存在,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儿里。于敏教授没有犹豫,他知道,这是国家的信任,是自己作为研究员应该做的。

放弃研究近十年的东西谈何容易,于敏教授却毫不犹豫地牺牲了个人利益,选择了为国奉献。美苏争霸局势下,拥有原子弹的我们,在国际上有了一定话语权,然而和美苏相比,我国的氢弹研究,是一片空白。恰逢两国关系恶化,氢弹的研究迫在眉睫。

不敢想象,他就是在全国只有一台计算机的情况下,完成了大量的数据计算。我们见过第一台计算机的图片,那是个庞然大物。现代的计算机有时还会出现卡顿,死机的状态,何况第一代的它呢。

和我们如今一样,他们也要经常保存数据。因为一旦机器故障,几天的努力会化为泡影。没有如今的自动保存功能,他们就手动操作。计算机算不了的,就手动计算,一把把测量尺,一根根用尽的铅笔头,一张张密密麻麻的计算纸,大家一同为着新中国的崛起奋斗。

大国崛起之路

终于,1964年的于敏给邓稼先打去了电话。在电话里,他告诉邓稼先,他们捉到了松鼠,正打算解剖之类。普通人可能云里雾里,邓稼先却听明白了,于敏他们的氢弹研究,有了大突破。

邓稼先狂喜后火速飞往研究地,和于敏进行了最后一步的试验准备。两年后,我国自主研究的第一枚氢弹,成功爆炸,轰动一时。美苏等惊叹地发现,中国氢弹从无到有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这是个难以置信的奇迹!建国初期,经济特区深圳,一夜崛起,被称作中国速度,氢弹的研究何尝不是如此。我们用的时间,甚至不到美国的一半。我们也用国之重器,成功威慑了对我们虎视眈眈的美苏。

看似简单快速的氢弹研究,背后是于敏教授和其他科研人员近三十年夜以继日的计算和研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先驱

核武器的污染性和危险性,使得研究只能在荒无人烟的地方开展。他们选择了大西北的戈壁滩。荒无人烟的地方,注定条件恶劣,加上严重的高原反应,吃住休息都成问题。

在研究中长期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和睡眠,让于敏教授积劳成疾。他开始经常性休克,吓坏了身边的研究员。过于危险的病症让于敏教授身边离不开人,于是组织破例让他的太太照顾他。

据说,有次于敏教授半夜休克,如果不是他太太身边正好在身边,我国就永远失去了这个国产的科学家。是的,于敏教授一生都没有出过国门。那时候,我国很多著名的物理大家,都有过留学美苏的经历。于敏却是我国自主培养,土生土长的中国物理研究大能。

这里不是说出国学习的专家就不爱国。出国学习能开阔眼界,学到很多新知识,是科学交流的最好方式。科研学术是需要沟通交流的,思维的碰撞,会迸发出不可思议的火花。于敏鼓励自己的学生们出国长见识,笑呵呵地嘱咐他们,记得回来报效祖国。

一年前,于敏教授永远离开了我们。在他逝世后,我们走进了他的家里。于敏教授和妻子居住在一所小小的房子里,谈不上破败,只是足够简陋。还是几十年前的硬板床,印花简单的床单,朴素到让人觉得,这里不该是那个,为国鞠躬尽瘁老人的家。

我国的"两弹一星"元勋,我们知道邓稼先、钱学森,知道于敏的,却寥寥无几。为了国家的建设,他在戈壁滩隐姓埋名近30年。这30年里,他的论文不能署名公布,他这不能写书,只是默默地在沙漠里刻苦钻研。耐得住寂寞的人,是伟大的,默默做事不慕名利的人,是值得尊敬的。

现如今的我们,社会稳定,生活幸福美满。而这平和温暖的阳光下,是阳光照不到地方的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于敏教授这样的先驱伟人,更要珍惜现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两弹一星功勋,于敏

2021.10.04day276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于敏激动得流泪。

于敏为氢弹研究的付出,终于有了收获。

他准备出国留学,妻子孙玉芹为出国做各种准备,做新衣服,努力学习英语,做饭时学英语,睡觉前学,整个人沉醉在准备出国的喜悦中。

谁知道于敏回家,跟妻子说因工作需要,不出国了,但具体做什么工作没有说,也不能说。

玉芹非常理解丈夫,她知道,丈夫干的是对人民有利的大事,所以也不多问,只知道照顾好于敏的生活起居就行。

于敏生性喜欢做基础研究,当时已经很有成绩,而核武器研究不仅任务重,集体性强,而且意味着他必须放弃光明的学术前途,隐姓埋名,长年奔波。于敏笃定地决定,加入核武器的研究,开启了氢弹的理论研究之路。

从此,至1988年,于敏的名字和身份是严格保密的。

于敏没有出过国,在研制核武器的权威物理学家中,他几乎是惟一一个未曾留过学的人。他刚到研究组的时候,以陆杰为首的科学家们根本看不起于敏,觉得他没留过学,不把他当回事。

于敏用自己的实力赢得了研究组的科学家们的认可。

于敏时时刻刻都在写写算算,连跟玉芹相亲时都因为忙于计算而误了双方见面的时间,等他赶到的时候,玉芹已经离开了。

于敏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了研究组的负责人。他从零开始,带领着大家攻克一个个难题。一次次地晕倒在办公室里。

于敏连生病住院也满脑子都想着技术难题,一次一次的新想发都来源于他近乎痴狂的思考中。

他经常行踪不定,邻居还以为是他政审出了问题,对他们一家各种猜测。

都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有一个伟大的女人。

于敏娶了个贤妻良母,一个包容和理解自己爱人。

于敏全身心地为国家的核事业忙碌着,家里的事全都丢给了妻子,照顾孩子,往老家寄钱,家里的琐事都是妻子人忙碌着。

他忙于搞理论研究,长时间不回家,连儿子都不知道他是谁,问他:“叔叔,你找谁?”

听儿子叫自己叔叔,于敏眼泪禁不住在眼睛里打转,但他心底里觉得,自己所做的工作值得,为了国家的事业,小家的困难是可以克服的。

于敏对国家核事业的贡献是伟大的,而妻子玉芹对于敏的理解、包容和支持,是巨大的。

于敏是“两弹一星”的元勋,是默默贡献、是平凡而伟大的人。我们追星,就应该追这样的人。

标签: 于敏留学